船舶新政不是短期刺激政策
2013-08-22 08:10:50 來源:中國廣播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今年上半年,全國造船行業1/3骨干企業生產經營正常,1/3企業任務不足,1/3企業生產難以為繼。為拯救困境重重的造船業,國務院印發了《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(2013-2015年),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昨天接受了記者的采訪。
陳斌說,我國船舶工業正面臨著金融危機來最嚴峻的局面。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,我國船舶工業月新承接訂單量均低于造船完工量,產能過剩情況嚴重。我國船舶工業過度依靠外需,出口船比例連續多年高達80%左右,因此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較大。
同時,國際航運和造船新規范、新公約、新標準密集出臺,船舶需求結構加快向高端化升級,造船發達國家加大政策扶持和市場開拓力度,世界船舶工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。
為此,這次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。比如,鼓勵老舊運輸船舶提前報廢更新;支持行政執法、公務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舶建造和漁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更新改造。鼓勵開展船舶買方信貸業務。在資金方面,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和創新金融支持政策。加強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。控制新增產能,支持產能結構調整等。
陳斌強調,這個方案不是為了擴大需求的短期刺激政策,而是著眼長遠推進轉型升級的長遠謀劃。
《實施方案》中的很多內容對于造船企業具有吸引力。加速老舊船舶報廢,加強公務船和海工裝備都會使他們受益;同時,這些方案還有一些地方需要具體細化,比如,鼓勵提前報廢如何進行財政補貼,能否對民企做一些傾斜。
記者采訪發現,大多造船企業認為目前主要面臨三難:接單難、交船難、融資難,而融資難的問題比訂單饑渴更加突出。浙江臺州是全球最大的中小船舶制造業基地,臺州經信委重工行業處處長黃林育說,臺州造船業每況愈下,大部分船廠融資出現問題。
黃林育:07、08年的時候投資回報率特別高,高到100%,現在5%都很困難,民間資本不會參與了,銀行資金到不了,不會貸給你。造船利潤這么低,風險這么大,不會貸給造船廠的。
而對于新的實施方案能否緩解融資難題,黃林育比較擔憂,尤其對民營造船企業融資,貸款門檻可能比國企高得多。
黃林育:很不樂觀,因為銀行也是企業,企業就是以盈利為目的的,我們想協調銀行都困難。大企業可以,民營企業他不會貸的。
江南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認為,《實施方案》總體來說對行業是利好的,有助于船舶行業走出低谷。如果未來有細則出臺,還應該加大對融資方面的關注。
胡可一:現在盡管船市有些回升,那么也有接到一些訂單,但是訂單的首期付款都比較低,這樣的話,就增加了船廠財務方面的支出。
對于融資困難的船舶企業來說,他們最關注的就是《實施方案》中關于融資的兩點支持政策。中國船舶工業綜合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新龍認為,國務院這次提出的金融融資支持政策很到位,對于船舶行業以及船舶企業的發展,是最為實質性的,同時也利用這一政策倒逼企業轉型升級。